www.ks5u.com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导学案
1.理解新工业区的含义、特点及其代表性的工业区。
2.了解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特点、发展的主要条件及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借鉴意义。
3.知道美国硅谷的生产特点、发展的主要条件及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借鉴意义。
4.通过对意大利和美国新工业区的学习,以及与我国相关工业区的比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结合新工业区的发展历程,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并分析新工业区新在哪里,知道新工业区不等同于高新技术工业区;复习传统工业区的生产特点,列表比较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的不同。
2.结合教材案例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的条件、特点及工业小区的优势。结合我国温州乡镇的发展模式,分析二者的异同及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结合教材案例5“美国‘硅谷’”,分析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知道科技和交通是高新技术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而军事订货是硅谷特有的条件。对于硅谷的气候特征,要结合必修1中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我国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硅谷的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新工业区的特点。
2.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的生产特点、发展的主要条件及对我国相关工业区的借鉴意义。
本节课要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和比较法教学,因此教师要准备有关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萨索洛瓷砖生产、美国硅谷、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北京中关村、微软、斯坦福大学的资料,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工业区的特点、区位优势。
对比传统工业区,引导学生分析新工业区的“新”,列表比较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不同,注意区分新工业区与高新技术工业区的不同。结合教材图4.15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结合教材图4.17“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的优点;同时对比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对于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要结合教材案例5“美国‘硅谷’”,对比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分析高新技术工业的生产特点;对于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结合硅谷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分析硅谷的气候特征;结合工业区位因素分析高新技术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让学生知道科技和交通是一般高新技术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军事订货是硅谷发展特有的条件。通过对比我国中关村的发展,结合活动分析中关村和硅谷的异同、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新工业区
1.概况
(1)发展时期:20世纪① 年代之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
(2)主要形式:无工业基础的乡村,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② 企业为主的工业化区域。
(3)分布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③ 、美国④ 等。
2.意大利新工业区
(1)特点
以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⑤ 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⑥ ,实行家庭包干。
资本的集中程度⑦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2)特色:以中小企业集聚的⑧ 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美国的“硅谷”
(1)主要特点
a.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多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b.增长速度⑨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⑩ ;
c.
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d.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便捷的
;
;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
(3)地位:世界最大的
工业基地。
【答案】 ①50 ②中小型 ③南部 ④硅谷 ⑤轻 ⑥分散 ⑦低 ⑧工业小区 ⑨快 ⑩短
研究开发
交通
军事订货
微电子
1. 意大利独特的“工业小区”模式的优势是什么?
【提示】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经济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
2.“硅谷”迅速崛起的特有条件是什么?
【提示】 军事订货是“硅谷”迅速崛起的特有条件。
探究一 意大利新工业区
阅读教材“案例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及“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对照传统工业区,说明新工业区“新”在哪些方面。
【答案】 ①时间新,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②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③生产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多以中小型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
(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案】 相同之处:温州和意大利都形成了专业商品产销基地,均具备以中小企业、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分散在小城镇和农村的特点,两地均为新兴工业区。不同之处: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意大利工业小区不同企业之间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而温州乡镇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多家企业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缺少分工协作,恶性竞争激烈。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大力支持,等。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等。 (3)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加强技术投入;企业之间加强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4)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方式能在我国乡镇企业中推广吗?为什么?
【答案】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我国乡镇企业中推广。因为我国农村有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分散的生产过程、中小规模的企业状况、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因而该生产方式很适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点拨】 新工业的特点体现在出现的时间新、地区新、生产组织形式新,往往形成专业化的生产模式,市场适应性强,效益稳定。
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的不同
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
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
|
以大型企业为主
|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
以重工业为主
|
以轻工业为主
|
生产过程高度集中
|
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干脆实行家庭包工
|
资本的集中程度高,主要行业由少数大型企业组成
|
资本的集中程度低,当地的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
|
工业高度集中在煤或铁的产区,或交通便捷的地区
|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
2.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
意大利新工业区
|
温州乡镇企业
|
相同点
|
有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
|
不同点
|
模式
|
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通过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不同企业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
|
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同种产品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密切,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应大减
|
发展
条件
|
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交通运输便利,用水、用地方便
|
手工业商品发展历史悠久,以山区为主,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
|
探究二 美国“硅谷”
阅读教材案例5“美国‘硅谷’”,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硅谷”高技术工业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你还能列举出与“硅谷”类似的工业地区吗?
【答案】 科技发达,交通便捷。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德国的慕尼黑、中国的中关村等。
(2)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生产特点有何不同?
【答案】
工业类别
|
高技术工业
|
传统工业
|
科技人员比例
|
高
|
低
|
产品增加值
|
高
|
低
|
生产增长速度
|
快
|
慢
|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
短
|
长
|
研究开发费用
|
多
|
少
|
(3)“硅谷”的许多企业都把新工厂建到内地的得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硅谷”土地被利用殆尽,劳动力价格高,而内地、墨西哥、东南亚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
(4)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何异同?
【答案】 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的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点拨】 “硅谷”是高新技术的先驱,在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件时需考虑:技术条件、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捷(临空型)、其他特殊条件。
两类新工业区的异同比较
|
美国“硅谷”
|
意大利新工业区
|
不同点
|
生产结构
|
以微电子工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
|
以传统轻工业产品为主
|
生产特点
|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
分布特点
|
接近高等院校、环境优美的地方
|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
劳动力技
术条件
|
具有高水平的知识与技能
|
廉价劳动力
|
政府因素
|
军事订货
|
政府的大力支持
|
存在问题
|
土地紧缺,劳动力价格高
|
早期企业之间很少联系
|
整治措施
|
新工厂建到内地或东南亚、墨西哥等地
|
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协作,形成一个机构完整、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
对我国的
借鉴意义
|
(高新技术工业)要选择环境优美、知识水平高、交通便利的地区,要注意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更新产品,加强科技投入和科研经费
|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发展模式。企业之间要进行专业分工,团结合作,形成规模效益
|
相同点
|
出现在二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工业地域;以中小企业为主
|
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甲、乙两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
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
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D.新工业区的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
【解析】 甲为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乙为美国“硅谷”,是高技术产业。两者都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规模小。
【答案】 C
2.乙图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
【解析】 美国“硅谷”得以发展的独特优势条件是军事订货,武汉“光谷”没有这一优势条件。
【解析】 D
3.意大利普拉托有着悠久的毛纺历史,下图是该国著名的毛纺织工业小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工业小区的数千家企业都是围绕 业进行生产的,企业的生产规模一般以 型为主。
(2)在工业骨干企业的协作单位中,属于生产协作部门的是 、 。
(3)图中的市场信息机构、货源信息机构,属于影响工业布局的 条件中的 服务。
(4)从工业小区生产网络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小区的生产优势有哪些?
【解析】 意大利中部与东北部工业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该工业区以工业小区为主要特点,每一小区内以某一产品为中心,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的组织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减少恶性竞争,从而形成规模效益。
【答案】 (1)毛纺织 中小
(2)工业辅助企业 手工业企业
(3)社会经济 社会
(4)生产联系紧密,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与生产、销售相配套的市场信息机构和货源信息机构。

【答案】 ①分散 ②工业小区 ③快 ④研究开发费用
⑤交通 ⑥军事订货